本报记者施维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社会治理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广大无特殊优势的乡村而言,如何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基层和谐稳定,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位于山东省沂蒙山区腹地的费县,从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根本性、顽固性问题入手,积极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改革创新,探索实施了“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向精细化、制度化、系统化转变,探索出一条具有费县特色的多元化新型村级治理之路。日前,在费县召开的“全国农村社会治理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费县的探索进行了研讨。
背景:大调研梳理出“三难两多两少”
费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2%,乡村治理头绪繁多、任务艰巨。2014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费县开展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村村到、全覆盖”大调研活动,33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对全县421个行政村居(社区)进行了逐村调研,共征求各类意见建议4772条,梳理群众反映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1316个,主要表现为“三难两多两少”。
“首先是村级班子建设难,这是首要问题,也是核心难题。”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主要包括后进班子“整治难”、先进班子“保持难”、村干部“人选难”、合并村“融合难”、党员作用“发挥难”五个方面。
以费城街道景山村为例,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乱村,先后有两任村党支部书记1人被免职,1人自动辞职,村里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2010年以来,费城街道每年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整顿,结果是“整治一阵、好转一阵、反弹一阵”,工作组一撤,村班子又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很是让人头痛。
此外,村集体还面临经济发展难和群众办事难。2013年年底,全县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占71.5%,其中空壳村占8.9%,无钱办事问题非常突出;群众普遍反映,出门办事“两眼一抹黑”,由于不懂办事程序,往往一个简单的事要跑好多趟。
同时还存在“两多”、“两少”,即村干部违法违纪多,村级矛盾纠纷多,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投入少,农村困难群体保障少。
一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费县全县有153个村存在吃水用水难问题,有271个村需修路314公里,有156个村需修建休闲娱乐广场。2013年,全县共为982名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255.49万元,人均不足4万元。社会救助资金少,救助标准偏低、范围偏窄、力度偏小,部分特困户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等钱治病、等钱生存的特困群众不在少数。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是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
做法:
构建“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
通过一次次“解剖麻雀”,费县县委认识到,以前,农村问题之所以总是“按倒葫芦浮起瓢”,症结就在于出了问题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参与治理的也只是个别部门,没有整合全县的力量和资源,导致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出现另一个问题,“瘫了治、治了瘫”的怪圈始终存在。费县领导意识到,“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只有构建起民生保障和农村发展稳定长效机制,才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切实利益问题。”
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费县从保障村级事务健康运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出发,探索实施了“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3”即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长效机制、农村财务有效监管机制、农村基层社会矛盾有效调处化解机制“三项社会治理机制”,“4”即筑牢农村基层班子运转、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村级群众事务代办“四条民生保障线”,全面优化农村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3年来,费县每年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累计统筹资金1亿元用于集体经济薄弱村运转、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及村干部待遇保障,村干部工资待遇翻了一番多;建立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四级网络,2016年信访总量比2014年下降79.21%;下拨专项资金1.3亿元,实施农村水、电、路及城乡环境整治等项目1100余项;县慈善总会累计筹集资金6640万元,救助1220人次,大病托底救助40人,最高发放救助金33万元;220名村级代办员累计为群众全程代办事项26.5万余件,解答各类咨询40.7万余件次,直接为群众节省交通费、误工费5000余万元。
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费县财力并不宽裕,建立“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每年需要投入1亿元以上,但是在费县当地领导看来,这笔钱花得值、不能省。“这笔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初步实现了‘核心作用更加明显、财务监管更加透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班子运转更加顺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救助更加有力、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达到了‘全覆盖、保基本、兜好底’的社会保障,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费县县委书记程守田说。
启示:创新思维打造多元化治理体系
据了解,费县“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经验做法被山东省委改革办以典型案例刊发并上报中央改革办,被中央党校列为教学案例。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农村在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那么费县的探索和实践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呢?
一: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一核心,夯实农村发展的根基和堡垒。费县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运转作为关键环节和首要工作来抓,一年一个主题。通过对村级班子分类施治,落实党建经费和村干部工资待遇,实施“四抓两提升”工程,对农村党员干部实行“三个全员”等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费县的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了,就能把党的力量、党的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就能协调带动各类基层组织实现功能互补、良性互动。
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坚持城乡一体的工作导向,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费县坚持城乡一体化布局、一体化谋划、一体化推进,把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和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促进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难题,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调动了基层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充分激活了农村发展动力。
三:农村社会构成更加多元多样,治理主体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其中,必须树立全面系统的治理思维。当今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改变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行政性管理,要营造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民间力量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协同、互动、互补的机制,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社会秩序维持、冲突矛盾化解等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费县把建立“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作为探索构建多元化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重要措施,村村配备便民服务专职代办员、法制指导员,组建调解志愿者队伍,促进政府管理和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形成农村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措施。
四: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共建共享的主体,必须筑牢一心为民的执政理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立“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每年需要投入1亿元以上,给县级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这笔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全县每年用于特困救助和便民服务代办的资金大约2000万元,相当于用修一公里一级公路的钱,打通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心路”,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